立即捐款

「特區二十週年系列」(三):「寒冬裏的風骨 」

「特區二十週年系列」(三):「寒冬裏的風骨 」

圖片來源

基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條訂明「各類院校均可保留其自主性並享有學術自由」。回歸二十年,學術自由作為香港核心價值之一有否變質,值得回顧。

檢視港大民研有關學術自由評價的追蹤調查,可以看到學術自由評分在2000年和2007年時都有顯著下跌,期間發生了與筆者有關的民調事件以及教院風波。而在梁振英任內,學術自由評分更一直下跌,甚至跌破了2000年發生民調事件時的分數,成為歷年新低。梁振英上任後,對大學所作的干預、佔中後管理層對相關人士的留難和懲處,都一一反映在民調數據上。

二十年來的經歷,罄竹難書。承接早前傳媒的訪問,筆者在此談談「學術禁忌」的問題。

學術無疆界,大學也應該是思想最自由開放的地方。只要是講道理、有風度,就沒有事情不可碰、沒有道理不能辯。不管是人生價值、政權喜好,就算是宗教信條、宇宙真理,也沒有東西不能碰、不可辯。這是筆者自小嚮往的思想浪漫。

不過,歷史的殘酷比比皆是,東方秦始皇焚書坑儒、西方教廷迫害日心論者,只是箇中一二。近代政權對「反動學術權威」的誣衊,以及對「異見學者」的殘害,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回望香港,政權打壓學者,大學自設禁區,應該是近代的事情。

算起來,民研計劃二十六年來所進行的不少民情活動和追蹤研究,包括民間全民投票、身份認同調查和首長評分調查,可能都是極左人士的眼中釘,歷年來受盡左報和建制人士的口誅筆伐。特首評分調查更在2000年前被中間人要求叫停,引發軒然大波,幸得香港市民的支持,民調工作才能得以繼續。

面向回歸二十週年的「後梁格局」,民研計劃會不怕禁忌就「港獨意識」進行深入分析,追蹤「本土意識」和「港獨議題」的發展歷程。事實上,民研計劃早在1993年開始已經開始進行香港市民對台獨和藏獨的意見調查,並不斷公布結果。民研計劃沒有就港獨進行長期調查,不是害怕禁忌,而是覺得沒有需要。多得梁班子的牽頭和極左人士的呼應,港獨突然變成社會議題,似乎需要科學探討。至於是否需要成為專項調查,則還要等待林鄭班子的定位。

1988年9月,「世界大學服務社」(World University Service)發出了《學術自由和高等學府自主宣言》,又稱《利馬宣言》,闡明了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的定義,認為「教育應為正面社會變革的工具」。1999年,國際組織「Scholars at Risk」(簡稱SAR,筆者譯作「保護學者網絡」)成立,以具體行動保護學術自由。細察有關網絡的成員,以2016年計,全球排名前50的國際大學,當中31間是網絡成員,而前10位中就有8間。

反觀香港,學術機構重視排名,把大量資源投放到形象工程和互相競爭,卻遺忘了教育的本意。利字當頭,隨風擺柳,實在教人心痛。

註: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與所屬機構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