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周刊封面:冥王星現蹤史 (20150705 國家地理雜誌)

邱慕天 2015/07/06 09:00 點閱 987 次

《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探索冥王星 粉絲爭命名

又小又冷且超級遠,冥王星就是這樣一直以來不與人分享自己的秘密。自1930年代它被發現以來,我們對其所知只是它的體積和那結霜的表面,因為它的繞行軌跡遠到即使是最強大的天文望遠鏡,也無法清晰聚焦。

但這一切在7月14日就會揭密了。正在快速接近冥王星的「新視野號」太空探測船屆時將以8000英里不到的距離,為我們以影像揭露這個傳統太陽系最後一塊未被探知的處女地,包含它的星球表面,以及其最大的衛星卡戎。

2006年是新視野號發射的那一年。結果冥王星在該年不久後被降格成矮行星,排除了九大行星的位列。但這與天文學家的定義比較有關,而不是什麼天文學上的新發現。

早在1840年,天文學家對天體的計算就預告了在海王星之外還有一個行星存在,因為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運行軌道不合數理上的軌跡,由此可知還有一個未被發現的大型天體在太陽系更外圍,曳扯著這兩個大冰球繞行太陽的路徑。

當20世紀初,這個「X行星」仍未現蹤時,學界開始沸騰。波士頓的豪紳珀西瓦爾.洛威爾1905年一度大手筆在亞利桑納州興建了個人天文台,引領尋找「X行星」的風潮。然而這位曾宣稱觀測到火星表面有農業灌溉運河的他在1916年過世,並沒有任何新的斬獲。

直到1930年2月18日,一個24歲剛派到洛威爾天文台的小伙子,靠著完美主義的細節觀察力,找到了冥王星。方式極為土法煉鋼:他把觀測站的同角度照片按照日期像幻燈片一樣翻頁比對,每一個在兩片之中位置明顯變動的光點,都必須仔細確認。結果這天,他發現在1月隔了6天所照的片子之間,有一顆星不止移動了,還動得十分符合X行星所要求的規律。

45分鐘後,這位年輕人克萊德.湯博得到了肯定的結論;3月13日,洛威爾75歲冥誕,天文台對外宣稱了這項發現。

但各界起初認為這並不可信,因為他們認為這光點所對應的星球既然要能扯動天王星、海王星的軌跡,該要有等量齊觀的大小、亮度,而這個連星環都看不見的星球充其量能達到地球的大小。

不過,粉絲的命名大賽還是開始了,熱門的名字起先是密涅瓦,後來洛威爾的遺孀康斯坦茨陸續提出珀西瓦爾、洛威爾、康斯坦茨三個命名主張。

到了1980年代末,NASA的旅行者2號太空船帶回了海王星質量的確切數據:17個地球大;這使得天王星的軌跡回歸正常──它繞行太陽的軌道規律到一成不變,從頭到尾就沒有什麼巨型的第九行星在拉扯它。但若不是這個雙重計算錯誤、人們為此前仆後繼的探詢,冥王星神秘的小世界也不會有機會像今天這樣展現在世人面前。

http://ngm.nationalgeographic.com/2015/07/pluto/drake-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