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慧萍(Fay Chiang)渴望理解自己作為華人移民後裔的身份,為此致力於有著鮮活表達的詩歌,以及幫助推動亞裔美國人文化教育事業的社區行動。她於10月20日在布朗克斯的一家臨終關懷醫院去世,享年65歲。
她女兒顯·蔣-沃倫(Xian Chiang-Waren,音)說她死於癌症併發症。她生前生活在曼哈頓東村,直到癌症轉移至大腦。
蔣慧萍的詩歌——有時平靜,有時憤怒,有時全以小寫字母寫就——反映了她作為第一代華裔美國人的焦慮、她把亞洲文化融入美國社會的渴望、她對唐人街和下東區(Lower East Side)一些團體的參與,以及她在近四分之一個世紀裡與乳腺癌的抗爭。
她在詩中寫過因為她是華人而不願邀請她去家裡的白人朋友和同學,嘲笑她竟然想要寫詩的四年級老師,還有煩惱於她不是男孩的祖母。她著有三本詩集,其中一本是《七大洲九種生活》(7 Continents 9 Lives——暫譯,2010年)。
廣告
她在父母位於皇后區東艾姆赫斯特的手工洗衣店「永興」(Wing Sing,音)的後屋長大成人,曾回憶起那段對她影響深遠的經歷。九歲前,身為長女的蔣慧萍與三名手足及父母擠在一個14英尺長、10英尺寬(約4.2米長、3米寬)的房間裡,屋內有一張摺疊桌、六把摺疊椅、一張摺疊沙發,以及其他一些擺設。
她還記得自己的父親蔣貝多(Bay Doc Chiang,音)不得不非常努力地工作。他在1930年代從南方沿海省份廣東的筍圍移民到美國的時候還是一個男孩,自打那時起便在洗衣店裡給人洗衣服,每週工作六天,每天16個小時;同樣來自筍圍、原名廖合坤(Hop Kun Leo,音)的母親,則在婚後操持著他們那個寒酸的家。
在《父母》(Parents)一書中,蔣慧萍提及了自己的父親:
嘿!那個夥計衣著挺入時。
戰爭期間,他們讓他勞作在
海軍基地,當焊接鋼管的學徒
但等到士兵從戰場上歸來
洗衣店的顧客叫他查理。
(「查理」[Charlie]幾乎肯定是指虛擬人物偵探陳查理 [Charlie Chan],在很多人看來,陳查理承載著外界對華人的種族主義刻板觀念。)
廣告
蔣慧萍於1952年1月27日生於布朗克斯。在曼哈頓的亨特學院(Hunter College)就讀期間,她積極投身於反越戰運動,並加入了一些學生團體,為的是推動在亨特學院以及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體系內的其他院校開設亞裔美國人研究課程與項目。
但她離開了大學校園;作為長女,她得去照顧因身患癌症即將離世的父親,並經營洗衣店。她最終畢業於曼哈頓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獲得插畫設計學位。
1970年代中期,蔣慧萍成為主要服務於亞裔美國人藝術社群的社會文化團體地下室工作坊(Basement Workshop)的執行主任,由此拉開她為一系列非營利組織工作的序幕。
「她堅信,文化教育工作是行動主義的關鍵,」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歷史學家、該大學亞太裔美國人研究項目及研究所(Asian/Pacific/American Studies Program and Institute)的創始人、主任陳國維(John Kuo Wei Tchen)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她總是說,人們需要意識到他們有選擇的機會,可以從他們的生活中解脫出來。」
在地下室工作坊任職十餘年後,蔣慧萍還曾服務於亨利街安置會(Henry Street Settlement)的外展項目、《紐約新聞日報》(New York Newsday)的公共事務部門、唐人街的青少年關愛項目Project Reach,以及閱讀和研討項目Poets & Writers。
近年來她為一些人繪製了肖像,其中很多人是被執法部門殺死的青少年。
廣告
「我認為世人需要看到這些年輕人的臉,」這些肖像於2015年在曼哈頓西39街的伊莉莎白藝術基金會(Elizabeth Foundation for the Arts)展出時,她告訴新聞網站DNAinfo
除了女兒,蔣慧萍尚在人世的親人還有她的兩個妹妹,簡和珍妮絲(Jean and Janice Chiang)。她一生未婚,她的弟弟彼得(Peter)死於1982年。
蔣慧萍在2012年的詩作《地標和地理》(Landmarks and Geography——暫譯)中記錄了她為轉移性乳腺癌付出的代價,詩的開頭列明了她做過的每一次手術,以及從她身上被切除的每一個腫瘤、淋巴結和乳房。她寫道,儘管一個肺裡仍然長著三個腫瘤,儘管坐骨神經痛讓她從脊柱難受到腳趾,儘管身上的傷疤隱隱作痛,她還是感到高興,因為自己仍然能夠站立,
仍然能夠行走,
隨時漫步於
我生長於斯的
廣告
這座城市的街頭,
唐人街,下東區,
還有我東村的家。
風霜雨雪——
撲面而來
仍然活著。